TG营销

品牌曝光新途径:Telegram营销的全球化布局

admin|
59
Telegram云控1
广告

当微信朋友圈广告开始让人审美疲劳时

最近总在朋友圈刷到同款保健品广告,连配图都一模一样,这大概就是算法推荐的"精准"吧。不过今天要聊的是另一个正在悄悄发力的平台——Telegram。说来有趣,第一次知道这个软件还是因为某个追星群组,现在它居然成了品牌出海的新大陆。

藏在加密外壳下的流量金矿

记得去年帮朋友打理一个跨境电商账号时,我们试过在Telegram创建品牌频道。三个月后,来自俄罗斯和巴西的询盘量居然超过了独立站。这个号称"最安全"的通讯软件,其实藏着令人惊喜的用户黏性——平均打开率是邮件的5倍,消息阅读率高达98%。

有个做智能家居的客户更绝,他们在频道里设置了个"产品解锁"游戏:每新增1000订阅者就发布一款新品的工程图。结果三个月吸粉12万,比官网全年流量还高。这种带着点神秘感的互动,在其他平台还真玩不转。

从暗网到阳光下的华丽转身

两年前说起Telegram,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"那个黑客用的软件"。但自从推出企业级API和支付功能后,这里正在变成正经生意人的乐园。上周参加跨境卖家交流会,听到最有趣的案例是个深圳耳机品牌——他们用机器人自动发送无损音质试听文件,转化率比Facebook广告高47%。

更妙的是这里的用户分层:欧美用户喜欢在深夜参与产品投票,东南亚客户则习惯在早晨抢限时优惠。我们团队现在专门有个"时差运营表",比追世界杯赛程还细致。

那些让人会心一笑的本地化细节

在迪拜试水时闹过笑话:直接翻译的中文促销文案被当地用户投诉"像政府公告"。后来改成阿拉伯语表情包+当地俚语后,互动量暴涨300%。现在我们的素材库里存着二十多个版本的斋月促销贴纸,比某些4A公司的提案还丰富。

最近发现个新玩法:用频道直播后台仓储实况。看着莫斯科的客户在评论区指挥"左边那箱先发",有种奇妙的参与感。这种透明化运营带来的信任度,是多少篇公关稿都换不来的。

下一个流量洼地?

上周软件更新后出现了个有趣的功能:频道内容可以像公众号一样被搜索引擎抓取。这意味着以后可能直接在Google搜到你的Telegram频道,这波流量红利值得期待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这里用户对硬广的容忍度极低,我们测试过把小红书文案直接搬运过来,结果被踢出群组的速度比发广告还快。

现在每次看到品牌方一窝蜂挤向某个新平台时,就会想起Telegram上那些默默生长的商业生态。或许真正的全球化,从来都不是复制粘贴,而是学会在每个时区里找到最舒适的对话方式。

Telegram云控2
广告